第114章 配合演戏(2 / 2)
沈卫通确实能扯,居然将房子和找对象关联在一起,不过他这个比方倒是比较生动,尤其是对于刘安雅还这样还没有找到对象的人来说,听起来还非常的新鲜。
“所以我判断,在近两三年之内,房地产在四线五线城市还会迎来一波上涨的势头。所以想要买房,此刻就是最佳出手时机,买到了,就等于是赚到了。”
说到最后沈卫通更是断言,房价还会继续往上涨,而且涨幅还比较大。
“沈总,你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虽然平常刘安雅并不关心房地产发展,但是对于本地房价可是一直都关注着,本地区最多属于五线小城市,所以房子再涨价,估计谁也买不起。
刘安雅的家庭条件在本地区属于中等,而她自己工作之后,因为是体制内的关系,收入水平在本地区也属于上上之权。
即便是她想要入手一套商品房,还需要借助父母的帮助,这样才能买下一套商品房。但是商品房装潢的钱,还需要她节衣缩食两三年才能够解决掉。
这还是当前的房价,如果按照沈卫通的推算,哪怕就是最低幅度的40%涨幅,都会让她感到买房的绝望,更不要说工薪阶层和农村的老百姓了。
“刘局长,我这么说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近来一些政策正在纷纷出台,一方面是老城改造,一方面是新农村康居工程。
我就十分看好你们苏北地区,马上就要大力推广的新农村康居工程,这可不是十家八家在拆迁,而是整个整个村居在拆迁。在这些所有被拆的村民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村民,他们并不愿意待在农村,或者是考虑到儿女的情况,愿意将拆迁的补偿,转移到城里来消费。
特别是那城乡结合部的村民,你说他们拆迁之后是愿意待在原地,还是离原地不远的城里呢?结果不言而喻,他们这些家庭的拆迁,自然是选择房屋品质更好,生活设施更加便利的城里的商品房。”
看得出,作为建筑企业的片区总经理,沈卫通的本职工作能力没得说,分析起来也是一套一套。
如果刘安雅事先没有什么戒备,或许还真的会被他忽悠到相信,未来城区的房价一定会大涨,此刻就要立马出手买房,那就可以在家里坐等数钱了。
“刘局长,这可不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其实你们上级部门早就有了这方面的考虑。要不然,为什么你们街道会选派一些优秀的青年干部,到村居担任支部书记,其实就是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前站。
说起来这些优秀的青年干部,我就认识一个人,之前也是你们街道上的干部叫王艳秋。王书记这个人,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汉子,若是她在我们企业工作,恐怕以她的能力,至少也能够做到副总裁的位置。
在和王书记交流当中,还无意中提到刘局长你,似乎王书记和你还是比较要好的朋友,都说近朱者赤,我想刘局长的工作能力也是百里挑一。
以后我们企业如果在苏北地区要进行投资或者创业,必然要找王书记和刘局长你们这样的领导合作,因为你们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人,自然不会亏待我们这些外来的商人。”
刘安雅没有想到沈卫通居然会这么能扯,竟然还扯到了王艳秋。
若不是她一早就知道,沈卫通是打着自己的名号去找了王艳秋,听他刚才这么一番胡诌,还以为沈卫通是先认识了王艳秋,然后在王艳秋的介绍之下,对方才来找得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