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0章 试用期(2 / 2)

加入书签

赵克利的工作安排,王艳秋已经布置下去,至于能不能通过试用期的考察。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虽然目前第一印象还不错,似乎通过试用期的考试应该不难,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也不能一下子就把话说满。

“李主任,你的后顾之忧基本上已经给你解决了,那么你上次提出来的重要问题,现在能说了吗?”

根据新农村康居工程政策执行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走已经对全体村民进行了广泛宣传,也收集了不少问题。

目前最为纠结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有一部分村民根本就不想拆迁。

“王书记,我也不瞒你,这些不愿搬的人当中,有几个老党员,也有几个村里的老干部,甚至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之前村里的老支书。你说说,他们这些人的工作,我们村里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成功地劝解他们?”

不能说人越老就越固执,而是年老的人,他非常地容易怀旧,要不然,也就没有那么多老人在临终的时候,一心想着要落叶归根了。

虽然村里这些年老的村民,他没有落叶归根这么严重的恋乡情节,毕竟拆开之后还在本地,所以和那些游子的心情还有着本质的差别。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目前生活环境当中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这些年老村民曾经的感情,所以想要让他们拆迁,

老李头甚至可以预见,哪一天真要拆迁这些年老村民的家时,为了阻止你拆迁,他们十有八九可能用身体去阻拦。

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些老人的心脏病啊,卒中啊,那麻烦可就大了。

新农村康居工程主要是为了让村民的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因为拆迁事件,反而闹出了其他风波,这和上级部门的本意绝对是背道而驰。

所以一定要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这样一来,哪怕是处理此类事情经验丰富的老李头,也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确实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不过困难再大,咱们还是要积极面对。我想还是先进行第一次摸排,确认到底多少人不愿意搬迁,然后再对这些不愿意搬迁的人群进行细分。”

跟老年人打交道的难处,王艳秋之前只是偶尔接触一些,并没有真正地去面对过,更何况是如此较大的一个基数情况下。

所以听到老李头打退堂鼓之后,王艳秋心中同样也是充满了焦虑。

不过作为村支部书记,此刻的王艳秋即便是有再大的困难,她还要挑起大梁,给老李头带来克服困难的信心,并且还进行了简单的工作布置。

“哦,对了,这一次摸排,我看就由我们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分头行动吧,起码也代表了我们的诚意,是不是?”

通常情况下,这些摸排工作要么是各个小组的小队长,要么就是一些比较活跃的党员搜集反馈。

不过受制于各个小组小队长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等情况,最后哪怕他们反馈的是真实情况,但是在表述的时候,未必就能够和真实情况相一致。

而王艳秋正是基于他们收集反馈上来的信息,才能够做进一步的判断,因为这不是第一手资料,难免会出现偏差。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某些环节有可能会被放大,甚至会导致最终整个任务的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