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4章 期限至万经出山,至长安万人空巷(2 / 2)

加入书签

“《周官》,哪里有《周官》!”

听闻那个士子的话,两旁的士子,无论老幼都拼命的往前挤,想要一睹失传已久的周礼。“天哪,《管子》,是《管子》。”

疯狂的士人,已经将奉经车队围得水泄不通,长安府衙的衙役、军士拼命阻挡,却收效甚微。

只能堪堪挡住,却让奉经车队无法往前一步。

“圣旨到!”

天子诏书的到来,让众人略微清醒,退到一旁恭候接旨。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今朕得古经,喜不胜收,体会诸士子之心情,故特于宫外设崇书馆。”

“命奉经使白贺除《周官》以外书籍,呈放于崇书馆三月,供周国百姓瞻仰。”

听闻天子愿意让大家共享,在场的士子纷纷称赞宇文泰是圣天子,是圣君。

奉经车队这才重新缓缓开动,在使者的带领下,转向崇书馆。

在白贺的监督下,三万本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典籍一一陈列于崇书馆之中,严命馆中文吏好生看守。

然后拨开门外焦急想要进馆的士人,捧着数十本合卷的《周官》前往皇宫。

等白贺走后不久。

一名官员推开大门,对馆外焦急等候的士子大声道:

“凡入此馆者,需于侧面登记籍贯、姓名、所修经典,最后签署保证书,即刻进入随意阅览。”

“然有三必须三不准。”

“三必须:必须净手,必须小心,必须安静。”

“三不准:不准带明火,不准带外物,不准外带。”

“若需要临摹,需要在特定场所,满足特定条件,在专人的监督下,进行临摹。”

“若同意上述条件,可于旁处登记去吧。”

听完官员的要求,这些士子一窝蜂的转向一旁的大殿,拥挤着争先登记上自己的信息。

皇宫,宇文泰大殿。

白贺垂手立于堂下,旁边其子白聚闭目侍立,宇文泰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周官》。

很久以后,宇文泰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已经看完的第一卷,想要继续看下去,又看向白贺,只得停下。

“周公不愧是奠定周朝八百年之基业的圣人,如此精密的官制安排,几百年难以变动。”

“就以现在的三省九卿来说,也借于周公多矣。”

就在宇文泰不住地赞赏周公旦的功绩时,一名宦官进殿,向宇文泰说了崇书馆的事情。

不禁大笑道:“如此一来,天下之才,全在朕之心中矣。”

然后转头看向白贺笑道:“看来你儿白聚之才,并不下于你啊。”

白贺谦虚道:“都是小儿自己学习认真,臣没有插手太多。”

这既是谦虚之言,也是事实。

在自白聚降世,除了五岁以前由他们夫妻抚养,五岁到二十岁,都需要在武川的族学接受家族教育,等到及冠后,才从武川来到长安。

白贺确实没有教多少东西。

“朕有你们白氏相助,周国无虞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