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还醇治政民相安,道不同不相与谋(2 / 2)
完成自己皇图霸业,丰功伟绩的数字。
永徽六年九月,平定睦州陈硕真叛乱的战报已经送至长安。李承乾得知江南民乱已定,十分高兴,一方面命令房仁裕班师回朝,同时下令授其幽州都督,晋爵清河郡公,左领军卫大将军如故。
另,擢婺州刺史崔义玄为从三品御史大夫,加云麾将军,授勋护军。
擢婺州司功崔玄籍为正六品婺州长史,授勋骁骑尉。
承奉郎、扬州转运使白颖,授正八品监察御史,加给事郎,授勋武骑尉。
兰溪县令白辰义,因功迁为正七品睦州录事参军,加朝请郎,授勋武骑尉。
兰溪城门尉左伯平迁从九品桐庐县尉,授勋武骑尉。
兰溪县县尉杨义理迁从八品晋王府行参军,授勋武骑尉。
江南平定,算是除了李承乾心中的一个祸患,因此几天上朝都是十分高兴。
直到一封密信呈上他的御案。
“放肆,真是胆大妄为,难怪各地都没有百姓作乱,独独睦州出了个陈硕真,好一个睦州刺史啊。”
李承乾看着白颖呈上来的关于调查睦州当地民乱的具体原因,以及战后一切所谓的潜规则。
不过李承乾果断略过了那些官兵,变兵为匪的事情,因为这种事情并不在他的关注范围内。
私开税种,截留赋税,勾结豪强,欺压百姓,这才是李承乾关注的,因为他明白这才是会动摇他统治根基的东西。
至于兵匪一家,自古有之,本来歙州的兵马,就是当地临时召集起来的退役府兵,没有军纪在他的意料之中。
只要他的现役府兵不是这样子就好了,这不算是什么。
“来人,把太尉、侍中、左仆射、右仆射、中书侍郎给朕召至政事堂。”
不多时,太尉长孙无忌、侍中崔敦礼、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褚遂良、中书侍郎白遐,五人联袂而至政事堂。
互相见过礼后,五人按照座位依次落座,等待李承乾到场。
这五人,便是如今大唐的五位宰相,其中长孙无忌以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相当于首相。
其余依照权重,依次为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志宁。
尚书右仆射、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褚遂良。
侍中、检校太子詹事(实际上的太子老师)、同平章事,崔敦礼。
中书侍郎、太子少师、同平章事,白遐。
政事堂乃太宗皇帝李世民所设,当初因为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
李世民有鉴于此,决定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其地点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设置于门下省。
入政事堂议事者,只能由皇帝指定,多为加“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实则为宰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