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8章 新设察院人事动,天下显庆新罗危(2 / 2)

加入书签

同时,也没有忘记一直为自己选材白侃,擢为正四品吏部侍郎,加正议大夫衔,仍然掌管考功司。

显庆五年五月

新罗国王金麦宗遣使来朝,并请求大唐派出援兵,求援即将被灭国的新罗。

原来自从新罗归附大唐后,高丽便呈现腹背受敌的情况,本欲南下先灭新罗,剪除背后之患。奈何北边有唐军时时威胁,自己根本无法全力剿灭新罗。

无奈之下,高丽只得一面不断扶持百济对抗新罗,另一面向远在海外的倭国派出使者,寻求生机。

于是这些年百济的军事实力在高丽的帮助下飞速提升,一度超过了新罗。

而去年的时候,百济王担心光是高丽无法挡住大唐军队,于是将自己的王子扶余丰送往倭国为质,成功得到了倭国的盟约。

当初新罗新附大唐时,倭国正值和苏我马子有姻亲关系的女天皇,推古天皇在位。

而推古天皇又提名自己的侄子圣德太子摄政,圣德太子心向隋制,于是在日本发起了大化革新,国力明显增强,野心也随之不断膨胀。。

也因为隋朝的影响,圣德太子对灭亡隋朝的大唐十分厌恶,他认为只有隋朝才是中原正朔,唐朝则是悖逆。

所以拒不承认唐朝对中原的统治,反而将自己认为是隋朝的继承者。

另一方面,他认为如今倭国国力正盛,需要向外扩展,而大唐将是一个绕不开的对手。

所以大唐收服新罗对倭国的未来十分的不利。

所以这才有了与百济、高丽结盟,共同抵挡大唐的决定。

上次受高丽王的邀请,趁着新罗还没有彻底倒向大唐时,出兵过帮助高丽威压新罗,顺便试探了一下唐军的战力。

这也是倭国想要与大唐在高丽半岛掰一掰手腕。

结果第一次出兵的他低估了大唐的军力。

派出去的数百艘战船被唐军舰队全军覆没,且没有任何有效情报传回。

这让他极为惊恐,生怕大唐军队直接对本土作战,于是以极快速度加强了关西、以及倭国西海岸的防务。

结果大唐军队仅仅只是占领了对马岛,并没有进一步对倭国发动进攻。

这一举动让圣德太子松一口气的同时,也认为是唐朝新立,军事力量不足,影响力只能延伸到对马岛。

所以对倭国本土没有威胁,如此一来岂不是倭国攻略高丽半岛的最好时机

于是圣德太子便放心的开始操控对高丽的外交行动,并且积极在国内编练远征军,随时准备出兵。

很快,在他的推动下,百济王子入倭国为质,两国正式立下了盟约,加上百济与高丽的盟约,相当于三国同盟对抗大唐-新罗。

如今百济邀请倭国出兵新罗,帮助他统一高丽南部,并承诺事成之后,将新罗东部的土地送给倭国。

圣德太子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并很快组织起了一支数千人的倭国先锋军队。

又集合了整个倭国的所有战船,准备一举将对马岛的唐-新罗驻军全歼,打通往新罗的道路。

显庆五年三月,倭国军队对驻扎在对马岛的唐军发动袭击。

唐军将领显然是没有预料到小小的倭国胆敢不宣而战。

以至于被倭军所乘,最终寡不敌众,只得带着残兵残船,败退至新罗国内暂避锋芒。

这次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倭国的军心。

圣德太子也加大了对入侵高丽计划的投资。

倭军不仅趁机跨过了对马岛,登陆了新罗东海岸,并且准备后续调动数万大军继续侵入新罗,以夺取更多的土地。

与此同时,高丽趁着辽东严寒,大唐不便出兵,集合精锐三万高丽兵,从北面南下新罗。

百济也动用两万兵马,东攻新罗。

新罗国一时间面临三面夹击,形势愈发岌岌可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