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4章 临忻圣儒白隆继,重归长安小白颖(2 / 2)

加入书签

“听你的,老黄,加速,不再在路上逗留,直入长安。”

因为天性使然,使得白边一路上每遇到名胜古迹,或道观名山,都忍不住停下来欣赏一番,并为其赋诗,使得走了近半个月,还没有出太原地界。

而向白边提意见的人名为白广春,是白边的贴身书记,也算是幕僚谋士,本身是白氏旁系族人,岭南广州人,南宗南仁堂子弟。

祖上是官身,只是陷入政治斗争,被流放岭南,等到了他这一代,家族已经十分衰微了,仅剩下几十位族人,居于广州的山间,与平常百姓无异。当初白边游历至岭南,作《岭南歌》,引动岭南文士,蜂拥而至。

白广春虽家贫,但凭借祖上传下来的一本《春秋》,从没有放弃过学习。

在从居住在广州的舅舅口中得知这件事后,知道这是自己家能够复兴的机会,果断翻出家中一直珍藏的族谱。

告别族人,从家乡所在的小山村出发,了三天时间,历尽艰辛,终于赶到白边所在的雷州。

此时的白边正站在雷州海岸边,与雷州当地的官员、豪绅眺望雷州海峡,正准备渡海往崖州而去。

得知有族人求见,并有族谱为证,白边当即放弃原有计划,在雷州城内接见了白广春。

虽然此时的白广春蓬头垢面,仿佛一乞丐,但身上的读书人气质掩饰不住,又拿了族谱做为作证,让白边异常重视。

等到听说白广春家族的现状后,白边不由得涕泣道:“却不知岭南之地,竟还有我白氏族人竟然落魄如斯,这难道不是我主宗的过错吗”

当即命令随从往广州南仁堂送金十两,帮助他们改变生活现状,又捐了一个学堂。

并以主宗的名义,斥责负责广州族事的族人办事不力,致使族人遭受如此苦难,竟然没有一点动作。

又启动了家族内部的审查机制,果然发现是当地的白氏子弟贪墨了南宗下发至广州,扶持贫苦族人的钱粮。

而且这还不是特例,几乎每个州都是这样,只因为不管是主宗,还是南宗都距离岭南太远。

于是在雷州逗留了一周的白边,总共以族法处理了广州周边,包括雷州、春州、廉州等十八個州的不法族人一百三十一人。

其中十三人因为谋杀族人等不可饶恕的罪名,被处于极刑,被开除族谱的族人五十三人。

面对白边在岭南的雷霆手段,当地官府不仅没有一丝要插手的动作,反而提供了种种便利。

因为不仅是白氏内部的事情,处理白氏不法族人,对当地来说,也算是净化了当地的风气。

自古皇权不下乡,县之下的一切,都由宗族自行管理。

其他当地的宗族,见到了白边如此严厉的处罚,也不禁有些咂舌,暗想:“白氏法严,名不虚传。”

一时之间,岭南白氏之风大振。

眼见自己族人得到了补偿,还得以多增田地,生活有了保障,白广春十分感激,提出愿意侍奉在白边左右。

可白边拒绝了:“这几日我也看出来了,依照伱的学识、才智,通过乡试,前往长安参加科举,最多不过五六年,必然榜上有名,得授官身。”

“我不过一白身,跟着我,未必有做官好。”

可白广春不听,坚决要跟着白边。

无奈,白边只得将其收为自己的随身书记,随他一同游历。

此后经过几年的锻炼,白广春的能力,比之寻常大县县令,下州刺史也不遑多让。

更难能可贵的,白广春的政治天赋比白边要高得多,加上这些年随着白边东奔西跑,视野开阔,眼界高,能够很敏锐的察觉到一些不易发觉的政治阴谋。

白边游历地方时,曾有地方不法官员害怕白边发现自己的龌龊事,将其捅上朝廷,想要对他不利。

白广春凭借的这种能力,多次协助白边逃脱当地的政治陷害,没有让其被卷入其中,得以全身而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