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章 开业(1 / 2)

加入书签

江桃突然有了主意:“兰雪,妈妈想请沈爷爷和陈奶奶给你设计一套特别的演出服,就用他们当年工艺,好不好?”

顾兰雪眼睛一亮:“真的吗?太棒了!”

市文化宫后台,江桃为女儿整理着舞裙。这条裙子如今有了新变化——裙摆是阿婆连夜赶制的广绣金凤,领口是沈老亲手绣的苏式云纹,腰间的束带上,江桃用两家针法绣了朵并蒂莲。

“妈,”顾兰雪突然小声问,“沈爷爷和陈奶奶……”

“他们啊,”江桃系紧最后一个丝带,“是失散了四十年的搭档。”

音乐响起,顾兰雪翩然登场。舞台灯光下,裙摆上的金凤振翅欲飞。观众席上,沈老和阿婆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

当顾兰雪完成最后一个旋转时,江桃看见两位老人紧紧握住了彼此的手。阿婆的指尖还沾着金粉,沈老的袖口别着根没来得及取下的银针。

幕布缓缓合拢,上面绣着的凤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三双手共同完成的杰作。

过了几天。

火车缓缓驶离广州站,江桃望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城市轮廓,心中百感交集。沈老和陈阿婆坐在对面的座位上,两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绣坊的未来规划。

“到了沪市,我们得先找个合适的场地。”江桃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事项,“我让有为帮忙打听了几处厂房,都在闸北区,交通很方便。”

沈老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看着江桃画的草图:“这个绣坊的布局很合理,不过染坊最好离绣房远一些,免得染料气味影响绣工。”

陈阿婆突然从包袱里取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阿桃,你看看这个。”里面是一套精致的绣花工具,银制的针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现在该传给下一代了。”

顾兰雪好奇地凑过来:“阿婆,这些工具看起来好特别啊!”

“那当然,”陈阿婆骄傲地说,“这套工具是我师父当年从苏州带来的,你看这个顶针,戴着绣一天手指都不会疼。”

回到沪市的第二天,江桃就带着两位老人去看了几处厂房。最终选定了一处位于苏州河畔的老仓库,宽敞明亮,最重要的是租金很实惠。

“这里以前是纺织厂的仓库,”袁之意介绍道,“我托朋友打听过了,房东愿意给我们三个月的装修期免租金。”

沈老拄着拐杖在空荡荡的厂房里转了一圈,突然在一面墙前停下:“这里可以开一排窗户,北面的光线最适合刺绣。”

陈阿婆则已经开始规划各个区域:“这边做绣房,那边做染坊,门口还可以设个小展厅,让客人参观我们的制作过程。”

江桃看着两位老人精神抖擞的样子,不禁莞尔。她转头对顾有为说:“看来我们要大干一场了。”

顾有为拉着她的手:“那倒是要辛苦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江桃忙得脚不沾地。她不仅要处理方便面厂的日常事务,还要筹备绣坊的开办事宜。

“妈,你看这个。”一天晚饭时,顾兰雪递给江桃一份名单,“这是我们舞蹈团同学的妈妈们,听说你要开绣坊,都想来应聘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