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薛昌盘算(1 / 2)
崔景心痒痒,这个邓宝说话好没意思。
“你小子能不能说清楚点?费劲!”
邓宝凑近崔景,混熟之后并不怕崔景。
“在正主五步开外说三道四,你觉得合适?”
崔景被噎了一下,恰好孟长义衣衫不整出去寻人。
权衡之后,崔景扣下邓宝询问关于孟长义的往事。
薛良将絮儿几人引到专用的屋子,着人收了板车上的东西。薛昌匆忙而至,他比那个只知道与土地打交道的族弟眼光长远多了。
城里百姓主要靠小本生意和各样祖传手艺等过活。城郊村镇农田荒废,食不果腹者越来越多。
寒冬将至,再不想办法解决粮食和炭火,一个冬天过后,松县得死伤多少人呢?
崔景让他们想办法,人得先活下去,之后再谈百姓生计。
大山深处既然能冒出孟长义那些人,让絮儿姑娘领几个人回去养活几个月,应该是条出路吧?
薛家的底子有多少,薛昌心知肚明。薛良性子和善,不代表他是个憨傻的,再消耗下去,薛家的根本就要保不住。
“絮儿姑娘,一别数月,近来可好?”
薛良微微惊异,族兄竟然来得这样快?明明甚是关注农事,非说他是个穷种田的不长进,口是心非。
薛良心里那些想法,薛昌是一丁点没空猜。
“姑娘坐下说,这孩子长得灵秀。”
絮儿不知这位葫芦里装什么药,但夸赞小囡,她还是高兴的。
“她呀,自己争气又省心,不然山路难行,我断不会带她出门。”
薛昌闲话家常拉近关系,觉得时机差不多,便开始说正事。
“我记得你春耕前与薛家赊了不少种子,今年可有收成啊?”
絮儿叹气道:
“老天不赏饭吃,只得了些荞麦杂粮,临水地薄,我们只舍得种菜,这才凑得出一整车甘露送出来还债。”
薛昌搓着手指头,嘴边挂笑说道:
“虽说今年大旱,日子都不好过,但你该算得出,一车野菜抵不上初春那些种子价钱吧?”
絮儿当然知道,更何况当初说好的是腌菜,除了价格不低的盐,还有巧织的手艺在里边。
如今她只送来鲜甘露,自然没想着消旧账。欠下的东西多了,她反而没使劲为难自己,能还多少算多少,还能上吊撞树不活了?
“既然说到这,薛东家在场,咱们将账算清楚,补一份契书就是。别的不敢说,我们村中只要还有一个活人,必会将其还完为止。”
薛良不怕絮儿不认,孟长义带人护过他性命,算来算去他都不亏呀。
“絮儿姑娘这话重了些,若是没这份信任,当初就谈不拢作罢,哪还有现在呢?我是没想到年景如此,你还能守诺前来。”
人家一弱女子,又是拉车又是背孩子的,路上怪不容易的。孟长义也是,只顾着干大事,估计村里没留下什么男人干活。
薛良这人,说他傻吧,做事半点不含糊;说他多精明吧,薛昌在他眼前有别的想法,他却一份没多想。
薛昌顺势提起送人的事。
“姑娘村里都是明义之人,我看你们一脸疲惫相,不如我选几个壮实有力气的,姑娘带回去种地砍柴使唤着,给口饭吃就行。”
絮儿登时警惕起来,为了少惹麻烦,她已经尽量少带东西了,怎么?还是招了眼不成?
都怪孟长义,也不说留个报信的人,她才知道多少?现下可是有够被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