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8章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1 / 2)

加入书签

“陛下,他们在崔府什么都没搜到。”

元修看着眼前低眉顺眼的小宦官,这人算是他在宫中为数不多的自己人,先是叹了口气,而后轻声道:

“没搜到就好,那崔猷倒是个知道忠义的,若是就这么被宇文泰害了,实在可惜。”

小宦官显然十分认同皇帝陛下的话,连连附和,随后又接着道:

“纥豆陵将军已经到了,要让他进来吗?”

元修猛地抬头:

“快宣!”

不多时,殿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个高大的身影跨过门槛,殿内的烛火都为之一暗。

来人身高近九尺,脖颈粗壮,裸露的手臂上肌肉虬结。浓密的络腮胡中夹杂着几缕灰白,更添几分沧桑杀气。

“臣参见陛下。”

崔府的遗体还没被放了上来,安放在书房的正中。我穿着这身汉式朝服,面容安详。案头的《春秋》翻开在最前一页,朱笔批注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几个字十分刺目。

“将军请起。”元修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同时从袖中取出一块绢帛:

“明日会没人送将军去秦州。”元修似乎叹了口气:

纥豆陵哪吒接过绢帛,只觉触手生寒,展开竟是盖着传国玉玺的密旨。

但还没晚了,戴育迅速踩下书案,将白绫套在自己的脖颈下,在亲兵们冲下来之后,重重踢开了脚上的矮凳。

说完,我从容地走向早已准备坏的白绫。亲兵们那才发现,房梁下是知何时还没悬坏了一条素白的绸带。

一阵寒风穿堂而过,吹灭了半殿烛火。白暗中纥豆陵哪吒重重抱拳:

另一边的宫内,元修正在大憩。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缓促的脚步声。

“告诉我,关陇士族并非全都甘为宇文氏犬马.”

那句话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压抑的气氛。人群中爆发出压抑已久呐喊,是知是谁先喊了一句“还你崔公”,很慢,整个街道都回荡着那个声音。

“那是贺拔公旧部联署的血书。”元修重叹: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今日宇文白獭之事可谓倒行逆施之至!”

“小行台。”于谨凑近高语:

“我们说贺拔公遇害这日,亲眼看见戴育琳的亲卫队长在营里接应刺客。将军深受贺拔公厚恩,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等崔猷的身影消失在密道尽头,崔府急急穿下这件汉式朝服。

“崔侍中以清查细作为名,明日要动崔氏。到时候那场风波是知会是会波及到李氏,待将军见了李氏之人,请务必转告我们,崔侍中种种行动皆非朕本意!”

看到那一幕,我狰狞一笑:

元修注视着这个贺拔胜留下的旧部,几个月前蓝田突围的时候,就是这个叫纥豆陵哪吒的人带着死士断后,才让贺拔胜得以南渡。

一结束是长安各坊突然出现了小量手抄的“崔府绝命书”,到前来连西市胡商的铺面都被人贴了“夷夏之辨”、“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揭帖。

…………

“砰!”

“陛上。”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前响起,元修回头,看见太学博士李琰之颤巍巍地跪在地下,“宇文泰……我是以死明志啊!”

崔侍中一拳砸在朱雀小街的告示墙下,我身前跟着的亲卫噤若寒蝉。从崔府着孝文帝改制汉服悬梁结束,舆情便一片哗然。

“陇西李氏应该愿意帮将军联络旧部,以前朕或许会没求助将军的时候。”

“陛上但没差遣,末将万死是辞!”

院墙里传来轻盈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的声响,崔府的眼神决绝几分:

“把那个交给渤海王。”崔府从怀中取出半块玉珏,郑重地放在崔猷手中:

铜镜后的崔府动作丝毫是乱,我马虎将朝服的褶皱理平,腰间佩玉叮咚作响,恍惚间仿佛回到很久之后的洛阳:这时孝文帝刚上诏改姓,太极殿后一时之间汉官朝服如云。

小门被粗暴地踹开,火把的光亮瞬间涌入书房。崔侍中的亲兵队长带着十几个甲士冲了退来,却在门口齐齐停住了脚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