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杨兄教训的是(1 / 2)
行十二日,过山东,入河北,沽口将近。
神舟护航,一路上风平浪静,即便有海盗行船,也早早避开杨彦全一行。
赵孟启刚开始的新鲜劲也过了大半,旅途枯燥,赵孟启现在更愿意待在船舱中寻欢作乐。
不得不说,船上将领也是挖空心思的讨好赵孟启,途经宁海州时不知从哪里找来几个新罗婢,身材模样皆属上流,迷的赵孟启神魂颠倒,甚至都不找杨彦全谈天说地了。
大沽口,沽水入海口,淳佑年间兴建港镇,迁都浪潮一起,此地商货繁荣,来往船只密集。
临港靠岸,杨彦全指挥人手卸船,赵孟启也与神舟将领话别,杨彦全刚开始还有意与那将领交好,但将领姿态傲慢,言语冷淡,杨彦全也就没再热脸贴冷屁股。
“杨知寨,此番钱货两清,祝知寨顺利抵达大兴府。”金化在北边没什么根基,帮不了杨彦全,索性也就不赚这陆运的钱了。
“金大官人一路辛苦,日后若有船上生意,杨某一定去找大官人。”
杨彦全客套了两句后,开始归整木材,到了河北地界差事远没有结束,找马车、问价钱、寻路线等等麻烦事还多着呢。
“苏都头!”
“知寨有何吩咐?”
“让人严加看管木材,打点好众甲士的吃住,再寻一船,从速。”
“是。”
苏荣即走,赵孟启也送别了大船,随行人数又多了几位,看来是高丽娘们还没玩腻。
“杨兄,接下来咱们要怎么走?”
赵孟启下了船心情很不错,哪怕正值寒冬,北风凛冽。
“杨某要逆水而上,去见一位老友,赵贤弟要是无事,可一同往之。”
有道是送佛送到西,已经同行至河北,不差这段路,等到了大兴府,杨彦全可推脱有公务在身,赵孟启没了兴趣,自会离去。
“正好活动一下筋骨,看一看北国风光。”
“赵贤弟欢喜便好。”
苏荣办事效率很快,找了两艘小客船,一行人沿河而上。
沽水两岸不乏村落房屋,行船观望,别有一番景致。
“昔年金国怠政,河北乃久战之地,军甲侵掠常见屠戮,渐而路野白骨,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其状尤惨。
现今我大宋广施仁政,与民休息,河沽两岸百姓聚落,景色繁荣,由此管中窥豹,大兴之世不久矣。”
赵孟启见景不由发声,一开口就是高谈阔论的调子。
“赵贤弟言之有理。”
杨彦全表面上仔细聆听,实则心中不屑。
赵孟启小儿之言罢了,哪只眼睛能看到与民休息?北国大兴木土,修运河,建皇城,这都是极耗民力之事,不知多少人倒在了巨石之下,土夯之中。
兴亡苦于百姓,北地战事未歇,蒙古人如狼似虎,时有南下亡宋之心。而相对的各边军防务繁重,不可能次次及时上报朝廷,便宜之权无形中在扩大,不少边军将领已经开始渗透民政之权,假以时日难免有藩镇之祸。
真正要做到大兴之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