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14恐乱了纲常,坏了风气。(2 / 2)
徐光启圆满完成了任务,带着西洋诸国的友好意向,踏上了归程。
朱由检得知使团成功归来,心中大慰。他深知,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大明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朕定要让大明成为这世间最强大的国家,让万邦来朝,千秋万代永享太平!”朱由检站在皇宫的最高处,望着繁华的京城和广袤的疆土,心中豪情万丈。而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预示着大明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徐光启归京那日,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如雷鸣般震彻云霄。朱由检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他身着明黄龙袍,头戴翼善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徐卿,此去西洋,历经千难万险,终不负朕望,为我大明赢得和平之机,功在千秋!”朱由检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徐光启的手,眼中满是赞许与感激。
徐光启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地叩首:“陛下圣明,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西洋诸国虽对我大明心怀觊觎,但见我大明之威仪、之诚意,亦不敢轻举妄动。如今两国通商,互通有无,于我大明之经济、文化皆大有裨益。”
朱由检扶起徐光启,与他并辔而行,缓缓入城。一路上,朱由检详细询问西洋的风土人情、科技文化,徐光启一一作答,还拿出西洋带来的奇珍异宝、科技典籍献给朱由检。朱由检看着那些新奇之物,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定要将西洋的先进技术引入大明,让大明更加强盛。
回到皇宫后,朱由检立刻召集内阁、六部大臣,商议与西洋通商及学习西洋科技之事。
“诸位爱卿,西洋之火器、战船、天文历法皆有其独到之处。朕欲设立专门机构,研究西洋科技,培养相关人才,同时加强与西洋的贸易往来,以富国强兵。”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说道。
然而,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保守派大臣纷纷出列反对。
“陛下,西洋之学,皆为奇技淫巧,与我华夏正统相悖。若大肆学习,恐乱了纲常,坏了风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陛下,通商虽可获一时之利,但西洋人狡诈多端,若其借机渗透我大明,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由检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他强压着怒气,耐心地说道:“诸位爱卿,我大明虽地大物博,但若固步自封,终将被时代所淘汰。西洋之科技,若能为我所用,必能让我大明更上一层楼。至于西洋人的渗透,朕自会加强防范,诸位不必多虑。”
这时,徐光启挺身而出,大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西洋之科技,如算学、天文、火器等,皆有可取之处。我大明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定能实现富国强兵之梦。诸位大人,切不可因循守旧,错失良机啊!”
双方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既欣慰又忧虑。欣慰的是朝中仍有如徐光启这般开明之士,忧虑的是保守势力太过强大,推行新政之路困难重重。
↑返回顶部↑